1954年12月3日,梅联文化补习学校在梅城十甲尾谢屋由梅县工商联创办;1955年秋校址迁至程江锭子桥“远威第”;1956年秋由政府接管,转为公办学校改名扶贵中学;1959年9月改名为程江中学;1969年迁址至车上庐陵岌与程江农中合并,增设高中,成为一间完全中学,定名为程江中学;1998年3月1日更名为梅县新城中学,于1999年秋恢复招收高中一年级新生,同时升格为县直属完全中学。现有初、高中共50个教学班,在校学生3000多人,教职工183人,是全县规模大、质量高的完中之一。
新城中学的发展,历史悠久,道路坎坷,办学规模不断扩大。四十八年来园丁们的辛勤培育,各级党委、政府的关心和社会各界的仁人志士、侨胞、校友们的大力支持,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才,学子遍五洲,英名传四海。特别是近年来,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行政部门的重视、关心下,多渠道筹集资金近3000万元,对原来的旧校舍进行了全面的规划改造。三好楼、四有楼、五星楼、锡昌科学馆、翰荣图书馆、翰荣礼堂和师生宿舍等一幢幢新楼琼宇错落有致布局合理,校园处处生机盎然,充满时代气息,一座现代化高质量的美丽校园已初现雏形。
过去的一年,我们学校实现“改薄建规”,荣登县一级学校;学校被评为梅县美丽校园和县德育示范学校;今年学校又顺利通过了定点考场和广东省体育(毽球)传统项目学校的评估验收;被授予“梅县先进单位”称号;今年中考再创新高,上重点线83人,其中有3人居县前十名;首届高三毕业生参加高考初露锋芒,以87人上省线、单科700分以上有11人次、750分以上3人、录取本科院校54人的好成绩而实现打响。
在过去一年里,该校教学改革更是成绩斐然:科研课题“研究性学习”在该校开展如火如荼;现代教育技术走在全县前列:该校有200多台电脑实现联网并实现宽带上网、办公现代化。师生参加各种评比获奖颇丰;该校教工篮球队获县名和教工足球队获梅州市“钟声杯”亚军;学校150人的大型花样鼓号队在2002年县运会上首展风姿,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。
近五年,高三毕业生2535人,入本科线以上有531人,占21%;入大专A线以上有1184人,占46.7%;入省围有2231人,占88%。单科成绩突出,2006年有政治、生物科平均分居县排;单科700分以上有50多人,政治考生取得824分,地理考生取得796分,生物考生取得786分,均是县名;2008年语文科考生、数学科考生取得县、第二名的好成绩。高考入围率居县第二,其中,体育考生成绩位居县。体育考生五年共考取大专A线以上有44人,占50%(88人)。中考成绩居县前列水平,2006年县居第二,有一位学生成绩县排第二被华师大附中录取。
学校教学科研成果显著,小发明、小创造屡获国家、省、市奖26项,彰显特色,《梅州日报》和《梅州电视台》分别作了专题报道。学校拥有全市规模的花样鼓号队,文体之花绽放异彩,运动队参加县级或县级以上比赛连创佳绩,跻身梅县体育强校之列。
校长徐文峰
副校长梁兰芳、郭志昌、赖文辉、李涛
副校长谢砚春办公室主任李应聪
办公室副主任梁中柱
教务处主任洪国新
教务处副主任吴南湘、叶裕祥、罗剑欧、黎艳琴
政教处主任温腾芳
政教处副主任张涛昌
总务处主任李飞鹏
总务处副主任黄刚文、洪志宏、吴小京
校团委书记郭蔼梅
校少队总辅导员李波龙
在新的学年,学校领导高瞻远瞩,提出学校新的发展战略。即以“办大校、创名校、登市级、出效益”为目标,走“一二三四五”发展之路。“一”即围绕实施素质教育这一条主线;“二”即落实“面向全体,全面发展”方针;“三”即三点(把新城中学建设成为梅县新城的一个景点、体现梅县文化之乡的教育亮点、成为梅县基础教育和学校管理的示范点);“四”即实施四大工程(德育工程、师资工程、科研促教工程、英语和教育信息化工程);“五”即形成五大特色(教学高质量特色、勤严搏新的校风特色、体现自然与人文和谐统一的校园文化特色、培养“合格+特长”的新型人才特色、敢为人先的改革创新特色)。我们坚信:有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教育局的大力支持,有广大侨胞、校友和社会贤达的一如既往关心资助,有全校师生员工的团结进取和无私奉献,新城中学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绚丽辉煌!
新城中学的发展,历史悠久,道路坎坷,办学规模不断扩大。四十八年来园丁们的辛勤培育,各级党委、政府的关心和社会各界的仁人志士、侨胞、校友们的大力支持,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才,学子遍五洲,英名传四海。特别是近年来,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行政部门的重视、关心下,多渠道筹集资金近3000万元,对原来的旧校舍进行了全面的规划改造。三好楼、四有楼、五星楼、锡昌科学馆、翰荣图书馆、翰荣礼堂和师生宿舍等一幢幢新楼琼宇错落有致布局合理,校园处处生机盎然,充满时代气息,一座现代化高质量的美丽校园已初现雏形。
校歌
梅县新城中学校歌由余达勤作词、陈晓敏作曲。
梅县新城中学校歌